附 录 历代事记 1、唐景龙元年(707),怀道大师卜居于福州爱同寺西,卓锡得泉,初名法华院,为天台宗道场。怀道为圣泉寺第一代开山祖师。——刘轲《唐东山圣泉法华院记》 2、唐先天二年(713),《三山志》载是年唐玄宗赐额“圣泉”。 3、唐开元二十五年(737)七月,《唐东山爱同寺怀道阇梨碑》立,唐括州刺史李邕撰并书。——《集古録目》四库本 4、 5、唐永泰二年(766):闽僧怀一归寂,其弟子超悟上书奏乞唐代宗为圣泉寺题额,越州刺史皇甫政亲自刻碑为怀一纪德,襄州节度使于頔也对刻碑一事进行了记录。 6、唐大和四年(830)五月,刘轲作《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》,其时法华院为东南法窟之一。 7、唐武宗会昌灭佛:(841~845年)圣泉寺可能逃过此劫,没有遭到较大冲击。 8、9世纪50年代至12世纪:圣泉寺经济概况颇为殷实,发展较快,在福州寺院中占有一席之地 9、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:僧人善灿重修圣泉寺佛堂,驰名古今的圣泉双塔也是在此时建造起来的,双塔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游览后留下不少感慨诗篇,如明谢肇淛《圣泉寺》诗曰:“沈灰原有劫,沧海已为田。云锁门双塔,林围屋数椽”;安国贤《圣泉院寻榴花洞不见》:“不见相将岑,屐齿痕青草侵。窦湧一泓澄净水,幡飞双塔见禅林。遗榴尚忆当年事,逐鹿空怀昔日心。古洞荒芜寻不见,满山松影乱啼禽”。故可见其寺之复兴景象。 10、清嘉庆丁卯年(1807年):圣泉寺内铸一铁钟 11、清道光丁未年(1847年):圣泉寺中水井的井栏内壁在这一年刻上了“圣泉古迹。道光丁未”的题字。 12、20世纪初:圆瑛本师达本和尚接纳圣泉寺为雪峰下院。 13、1921年至1939年:福建近现代的著名爱国僧人宝松在圣泉寺闭关修炼禅定。1928年,僧宝松重修。 14、1957年:圣泉寺被征用作省生物制药厂。 15、“文革”时期:大雄宝殿被改为工厂的食堂,后又被废弃。 16、20世纪90年代初:大殿梁斜柱倾,墙壁斑驳,殿顶瓦片参差不全,一派破败不堪的景象。但仍保留着当年明代的单层木构建筑的风貌,四周杂草丛生。 17、1995年4月,圣泉寺被晋安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保护范围寺庙周围50米。 18、2008年在东山村村民林朝祥等奔走筹划下,福州大北农生物公司董事长邵根伙、总经理张渊魁捐出宝地,捐献巨资,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,重修大雄宝殿,还原圣泉古井。侨胞李生良、宋梅英一家也独资捐建观音阁。 19、 20、2011年泉声讲堂落成。 唐贞元八年《唐爱同寺西院大律师碑》立。刘太真撰于頔书《诸道石刻录》 唐东山怀一律师碑 唐皇甫政撰褚长文正书丘悌篆额贞元八年四月十五日立 《复斋碑録》 参考文献 |